世界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,已有数百年历史,公认为美的声音。建国后我国声乐界派人出国学习,同时又邀请国外专家来中国讲学,使我国声乐界演唱有了新的提高和美的改观,演唱不太野了,不太横了,不太干了!提高了声乐演唱素质,目前我国民族唱法已融进了美声唱法内涵。同时也建立了美声唱法,与世界接了轨。
我国京剧二百年一直沿袭着民族唱法,一九五几年突然崛起的青衣张派,大红大紫,岂不知张派的兴起就是京剧美声唱法的展现!就是京剧美声唱法的诞生!它揭开了京剧演唱的新篇章。
京剧具有“四功”、“五法”,又包容了很多姊妹艺术门类,剧目又极其丰富,实为戏曲的博大难以精深,博大不等于精深!然而张君秋先生的演唱达到了博大中的精深!可以说出类拔萃!就京剧整体而论,必需成立“四功”、“五法”研究机构来促进京剧博大精深的全面发展。
什么是美声,简言之是美的声音,什么是美的声音?人生下来听觉自然愿接受的声音。张先生的演唱就符合这一要求,有的学生唱了些别的流派最后还是选择了张派。张派好听,相对技艺也较丰富。张派美声唱法具有美声唱法的诸多内涵:第一,张先生演唱时五大共鸣腔:头、鼻、口、咽、胸打得开,而且演唱时贯通,使声音以“竖”带“横”。竖是美声最基本要求,是美声的共性,也是人们听觉、视觉共同的认同!视觉选拔模特就是以竖线条为标准的。我们人类是为高级动物,高级之处在于站起来了,竖起来了!竖的声音给人以挺拔和力量,给人向上的鼓舞!虽然人人都有竖向排列的五大共鸣腔,你不会使用仍然得不到竖的声音。常见女演员唱张派,头、鼻腔打不开,声音不能在高频腔体共鸣,声音不纯净,不圆润,不竖!而女演员往往胸腔打不开,声音窄,声音没有基底支撑,似是空中楼阁,女演员由于声带窄、薄、短,唱高音唱高调没问题,就是声音不竖、不纯净、不圆润;唱不到张先生那样悦耳有光泽!尤其是张派女弟子应在这方面下下功夫!第二,张先生演唱美,还在于他演唱没出现“干、紧、浅、散、憋、噪”六种声音。这六种声音是京剧民族唱法的特点声音。“干”是声音缺乏共鸣配合,声音缺乏混向,个人体形太干瘦;“紧”是咽腔在演唱中过分挤,用劲太大而打不开造成的。咽腔的声音上通头、鼻,前通口腔,下通胸腔,它是共鸣腔的中心,是圆心,所以咽腔要调节好!“浅”是声音太前、口腔共鸣太大,缺乏咽腔共鸣配合,声乐叫“白声”;“散”是声音缺乏气息支持,声音不集中;“憋”是气和声在咽腔运行不畅通;“噪”是声带有病变,闭合不好,或者气息太强,破坏了声带的和谐振动。此外,张先生对声音六项维度调控得好,演唱能高能低,能宽能窄,能横能竖,运用自如随心应手,给人听觉多方位的享受和满足。由于戏曲人缺乏科学发声训练,演唱发声多呈现单向性:有的能宽不能窄,有的能窄不能宽,有的能横不能竖,有的能竖不能横,有的能高不能低,有的能低不能高。
张先生演唱的美声也来自他的科学发声: (1 )他在演唱中能打开五大共鸣腔(头、鼻、口、咽、胸),上下通透,音色丰富多彩!五味俱全。(2)张先生发音位置高而固定、这样音色统一,音准饱满稳定!这是高新演唱技艺,学习张派应提高听力,深入解读这一演唱内涵! (3)我听了那么多张先生的唱,他的声音都有气息支持,气和声配合得好好!配合不好,气大了容易漏气,声音难以稳定持久!气小了,声音散不集中。(4)张先生所以唱得丰富多彩、万紫千红、主要是会使用共鸣,是会调配共鸣的高级“调音师"!
张先生演唱也很重视字韵的掌握,张先生能把字头(有字头的字)唱出“点”来,使字音清晰,尤其是声母(字头) Z(资)、C(雌)、S(丝)、zh(知)、ch(吃)、she(诗),发音很美,很到位,这些舌尖音和翘舌音、必须能唱出牙齿音来!此外张先生的合口呼,撮口呼运用得好,克服了唇形扁平状态!他的齐齿呼牙齿能打开(我的见解牙齿开度一指宽),一般人容易呈现牙齿关闭和咬牙切齿状!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演员大部分都把人辰辙唱成衣期辙,把中东辙唱成姑苏辙或梭波辙了!上口字、尖字丰富了京剧音韵,上口字软化了字音,使其更容易共鸣和歌唱,尖字柔韧细腻了字韵,但很多人为了省事(或不深入学习)、随心简略了上口尖字,而张先生一丝不苟!汉字也是有美声要求的,即:宽字窄咬,窄字宽咬;前字后咬,后字前咬;横字竖咬,竖字横咬,好比汉字六个单元音中a(啊)是宽字,演唱时不应再加宽,要窄唱,它又是横字演唱要竖唱;而i(衣)是窄字,演唱要宽唱,它又是横字演唱要竖唱。因汉字形态各异:宽窄,前后,横竖差异较大,如果演唱不改造美化它(很多民族唱法往往没掌握这演唱技艺),使字音很不协调,参差错落就难听!张先生在演唱中没出现窄字窄咬,宽字宽咬,前字前咬,后字后咬,横字横咬,竖字竖咬的顺向咬法。京剧美声唱法应该使用逆向咬法,即宽字窄咬,窄字宽咬;前字后咬,后字前咬;横字竖咬,竖字横咬。
演唱最后展现给观众的是唱腔,唱腔好听与否与润腔技艺紧密关联,张先生的润腔技艺丰富完美多变。我给他概括出十六个字:连、断、点、圆;虚、实、亮、暗;滑、倚、颤、擞;强、弱、快、慢。“连”包含有声连、气连、情连;“断”包含有气断、声断、情断;“点”包含有字点,音点;“圆”包含腔圆、字圆;“虚”演唱、有虚才有味,才含蕴、才沉深!“实”是虚的对比和补充,给人充实,满足;“亮”给人振奋、给人喜悦;“暗”给人沉思,给人回味!“滑、倚、颤、擞”给唱腔美的装饰,丰富的润色!“强、弱、快、慢”是演唱情绪的激荡,是唱腔行进的命脉。在张先生的演唱中非常明显能感受到高超的润腔技艺,学习张派唱腔要精心体验和领悟。不应只停在唱腔的表面模仿。
由于张先生演唱蕴育着丰富精深的演唱技艺,唱出了美妙无比的声音!是京剧唯有的美声唱法,造就了当代庞大的学唱、演唱群体,形成了“十旦九张”的优胜局面,他不愧是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,他铸造了京剧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!在纪念缅怀张先生85诞辰之际、愿张先生缔造的、 开创的张派艺术发扬光大、传承百世,用他的美声唱法促进、提高戏曲界的美学修养!
原载《张君秋艺术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