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君秋拜李凌枫为师后,学戏进度极快,一年多之后,他就在堂会戏中演出《花园赠金·彩楼配》,天赋金嗓,大放异彩,四座惊奇,盛誉传扬。1935年,我在北京华乐戏院,第一次听君秋挑班演出的《玉堂春》,真是印象太好了,听众异口同声,都说这个旦角扮相、嗓子都太好了,真是全才,前途无限。那天君秋的《玉堂春》由高维廉、李宝树配演,前边有王文源(即五龄童)的《定军山》,李盛斌的《白水滩》,王少芳的《搜孤救孤》等戏,都是各人的拿手戏,听众也十分满意。
1937年夏到1938年冬,我在天津教学。君秋陪着老生王又宸来津,在中国大戏院演出。王又宸剧团里的旦角还有朱琴心。朱琴心是前辈名花旦郭际湘(即水仙花)弟子,曾在杨小楼剧团演戏,非常出名,杨小楼陪他演《陈圆圆》的吴三桂、《闹花灯》的薛刚,后来他组班,马连良曾与他合作。此次朱琴心与王、张同来天津,特在报上正式声明,自愿担任三牌,二牌旦角让给君秋。第一天演出,朱在君秋《骂殿》前演繁重的《马上缘》,第二天陪君秋和叶盛兰演全部《虹霓关》的二本夫人(君秋演头本夫人、二本丫鬟),认真做戏,毫不松懈。作为前辈的朱琴心对君秋钦佩、爱护之情,由此可见。君秋在津的演出,轰动一时。在此之后君秋随马连良赴沪,成绩极佳,并拜梅兰芳为师。在1942年3月“谦和社”正式组织演出之前,君秋早已名满京、津、沪。
在君秋学戏方面,一般以为君秋跟凌枫老师主要是学《赠金·彩楼》、《保国·进宫》、《祭塔》、《祭江》之类的唱工戏,其实不然。君秋跟李老师学过《英杰烈》等花旦戏。此外武功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。他在天津跟叶盛兰演《虹霓关》的枪架子,在“谦和社”演《金山寺》和孙盛云所打的小快枪,均极见功夫,十分熟练。君秋是一位全才的京剧旦角演员。
原载 《张君秋艺术大师纪念集》